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民族 > 民族理论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居保护与建设思考
时间: 2016-06-16 10:27:00 来源: 字体显示:  
                                                              田二文
 

  保靖县普戎镇亨章村是2010年1月湖南省民委确定的第一批39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之一。近年来,这里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居保护与建设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的重点内容,加大投入,按照“分门别类,整旧如旧”的原则,加以改造,村寨容貌得到改观,民族特色得到彰显。虽然,亨章村的民居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现代化、“空心化”、保护资金缺乏、部门职责不明等因素影响,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一、亨章村基本情况  亨章村位于保靖县北部,隶属于普戎镇,距离县城24公里。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地,全村4个村民小组,213户823人,几乎全系彭姓土家族,为坝溶彭氏长官司后裔。全村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6亩。该村群山怀抱,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98%。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之一。今年初,进入国家民委“十二五”时期全国重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名录。

 

 

 

    明、清时期,亨章村建立了彭氏土司政权,即保靖宣慰使司坝溶长官司,村寨由此形成,寨名沿袭至今。体现该村土家族文化内涵的重大文化活动有土家调年、摆手舞、茅古斯、传统体育等,仪式有土家族传统婚俗、土家族竖新屋上梁等,文物有土司王墓、文昌阁遗址、苏维埃政府遗址等,非物质文化有土家织绵技艺、土家族打溜子、土王传说等。

 

   全村216栋民房,其中砖木结构房屋8栋、传统木质建筑208栋,绝大部分为四排三间、三柱四旗,其中百年以上吊脚楼32栋,主要形成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分布于全村4个组。

 

  二、亨章村民居保护与建设情况  近年来,亨章村抓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机遇,按照“分门别类,整旧如旧”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寨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为发展全村的土家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一是2010年以后,亨章村就控制了对钢筋混泥土房屋的修建;二是在县民族事务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土家族传统建筑样式,对部分民居进行了改造;三是投入60万元,修建了特色寨门;投入12万元,新建了表演舞台、投入4万元,建起了水碾房;四是通过“以户主投入为主,民族部门适当补助”的形式,在亨章村公路沿线新建了4栋吊脚楼,在“土家山庄”内建起了土家神龛酒楼。结合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各级各部门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分别完成了亨章村进村公路硬化、进组入户石板路建设、铺设光缆开通网络、公路绿化、村游泳池等一大批项目,较大地改善了亨章村的基础设施。经过改造后的亨章,基础设施完善,村寨容貌靓丽,民族特色突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三、亨章村民居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该说这几年,亨章村的民居保护与建设取得的成绩是不小的,但也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缺乏可持续的动力的问题突出,离特色村寨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村寨建设宣传不够,致使群众参与民居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过来,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没有采取多种形式在亨章村广泛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意义、目标和规划,群众不明白“特色村寨建设的成功与否,民居保护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的道理,对于民居改造热情不高。不少人认为,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或进城买房了,留下的将三就四随便有个屋坐一下就行了,何必劳心费神地去“打扮”房子。老百姓眼前觉得不实惠,觉得不实惠就没有保护的原动力。

 

  二是规划滞后。一直以来,亨章村只有一个特色村寨建设的总体规划,而没有出台相应的民居抢救、维修和保护、民族文化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在民居改造过程中,想到哪做到哪,“火里烧黄鳝,熟一截吃地截”,缺乏通盘考虑,难以体现出整体效果来。

 

  三是保护资金缺乏。据统计,亨章村现有8栋砖房需要包装,贴仿古瓷砖,每栋按3万元计算,需资金24万元;176栋传统木质建筑全部改造,打磨、上轻漆、添瓦,每栋按1万元计算,需资金176万元;32栋吊脚楼中的24栋需要改造,每栋按2万元计算,需资金44万元。全村民居全部实行改造,总需资金250万元以上,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经费。

 

  四是部门职责不明,有民族、旅游、建设、发改、文化等多个部门参与民居保护与建设工作,缺乏牵头单位,保护工作限于一般布置,狠抓落实不够。

 

  五是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外出打,“空心化”愈演愈烈。

 

  (二)对策与建议

 

  民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民居因具有可视性、可触摸的真实性,日益成为一个民族理解自我、阅读过去、表达特有属性的文化表征”,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前提条件。为此,提出亨章村民居保护与建设的五点建议。

 

   1、加大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县民族事务部门与各有关部门配合,要广泛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意义、内容、要求,提高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建设的意识,形成共识,提高积极性,从而上下联动,广泛参与,尤其是把民居保护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落到实处。

 

  2、强调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要把亨章村古民居保护、修缮工作作为支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大项目进行规划、立项。明确每一户的户主姓名、改造项目、改造方式、资金预算等内容。并支持指导民族特色村寨出台村规民约,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村民自我保护意识。

 

  3、拓宽筹资渠道,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民居改造资金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数量太有限了。今后应采取政府主导、捆绑资金、群众参与的办法,多渠道、多方式融资,重点是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民族、住建、民政等各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克服眼下由民族部门唱“独角戏”的困境。制定特色民居保护优惠政策,对特色民居实行挂牌认定,鼓励群众依照特色民居建筑样式建房,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4、多措并举,推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民族村寨保护委员会,负责民族特色民居保护、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二要明确主抓领导和主抓部门的责任、协管领导和配合单位的任务。把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纳入主抓部门的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主抓部门对民族特色村寨民居保护也进行目标管理,制定奖惩措施。

 

  5、走特色产业富民之路。特色村寨的经济社会发展了,这里的特色建筑、土家文化、风俗习惯等保护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而留住了民族文化,就能带来文化旅游的市场,有了文化旅游市场,反过来能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亨章村应根据乡村旅开始起步和离县城不远的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以“水产养殖兼休闲垂钓、绿色果蔬、特色养殖、民俗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四大特色产业。在亨章水库和龙爪湖山塘共100多亩水面开展养鱼,同时,2个养殖场对外推行垂钓项目。组织村民在七溪里溪沿岸种植新无公害蔬菜、瓜果,供应给土家风情园消费和直接销往县城。发动村民养殖山羊和本地黑猪。保护、传承好毛古斯、打溜子、摆手舞、哭嫁歌、土家传统婚俗、土家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民族文化与特色旅游的良性融合。

 

 

(责任编辑: 省民委安东梅)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