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吉林佛教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教规教义
礼仪节日
活动场所
佛教书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宗教 > 吉林佛教 > 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

  佛教活动场所 

  部分活动场所简介: 

  1、般若寺 

  长春般若寺是近代高僧倓虚法师创建的一座寺院。“般若”乃是梵语,中文就是智慧的意思。该寺始建于1922年,由于修建费用不足和修路迁址,1936年才正式建成开光。当时,倓虚法师在长春讲《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故取“般若”两字来做寺名。它与哈尔滨极乐寺、营口楞严寺、青岛湛山寺并称为北方四大佛教丛林。长春般若寺第一任方丈释澍培、其后有善果、妙禅、仁信等,现任方丈释成刚。“文革”中,该寺遭到了破坏。1979年后,国家先后拨款27万,般若寺自筹21万元,总计48万元。从1980年开始维修至1987年全部竣工。1987923日,举行佛像开光和寺院正式对外开放仪式。 

  长春般若寺座落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东侧,占地15000平方米。它的建筑风格是传统的殿宇式,以天王殿、大雄宝殿、经藏楼为一中轴线,东西两侧配有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达摩殿、客堂,斋堂、禅堂、钟鼓二楼等建筑。该寺藏有大藏经二部,玉佛1尊。天王殿内弥勒菩萨像两旁,分立着四大金刚塑像。“大雄宝殿”牌匾出于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手,大殿内中设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另外,其它殿堂设有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伽蓝菩萨和达摩祖师像。 

  长春般若寺是全国重点寺庙,也是我省最大的佛教丛林和佛教活动中心。除佛教三大节日外,每月初一、十五和诸佛、菩萨均举行法会。省佛教协会和长春市佛教协会也设在此庙。同时,它还是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长春市一日游一景。 

  2、吉林市北山寺庙群 

  吉林北山,以其特殊的庙群而闻名于世。如:关帝庙、玉皇阁、药王庙、坎离宫、观音寺等佛道教寺院。宫观共修一地,是吉林市佛教活动的中心。 

  关帝庙:从北山东峰拾级而上便是威严壮观的关帝庙。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7年)。占地面积为2801.17平方米,建筑面积1303.28平方米。关帝庙正殿供奉关公塑像:头戴通天冠,身着蟒龙袍,并配法物铜质偃月刀一柄。左右两侧分立着火神和龙王。庙内还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撰书《泽被松江、文武圣神》等匾额。 

  药王庙:穿过关帝庙而上即是药王庙。该庙建于1738年,占地面积为1474.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7.164平方米。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楹,灵仙堂一间、山门一座。正殿奉三皇,即人皇轩辕氏、地皇神农氏、天皇伏羲氏,两侧是华佗等十位古代名医。正殿是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吉林将军都尔嘉题《民生永赖》的匾额。 

  坎离宫:位于玉皇阁和药王庙之间。始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占地面积为334.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8.532平方米。设有正殿三楹、厢房三楹。正殿正中原祀太阳神,两侧祀土地、山神、龙王、雷公和火德神。 

  玉皇阁:是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僧人宽真所募建,是北山古庙群中最大的庙宇。玉皇阁自乾隆年间建成后,至解放前为止,曾多次修葺,民国十五年(1926)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重建。重建后的玉皇阁占地面积为51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27.00平方米。有正殿楼房六间(上下各三间),佛堂五间,客厅五间,东西配庑各三间,祖师殿三间,老郎殿三间,观音堂一间,灵仙堂一间,山门三间,钟鼓楼各一。 

  正殿为朵云殿,楼上原祀玉皇大帝像,墙壁绘画二十八宿。楼上原祀云宵、琼青、碧宵娘娘像,附祀子孙娘娘、痘疹娘娘和眼光娘娘像。山门两侧祀奉四大天王塑像。阁内立有三通石碑,记载当初建阁以及后来两次重修的经历。 

  原玉皇阁内,匾额充梁,楹联嵌柱,为北山增添无穷佳趣,排门上的“天下第一江山”扁额出自名人张书坤之手。1985年以后,改建了一些殿堂。吉林市副市长李显杰为改建后的“大雄阁”写了牌匾。 

  “文革”期间,北山庙群遭到破坏。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将北山庙群归还佛教。1961年被列为吉林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省重点寺庙和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为吉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3、辽源市弥陀寺 

  辽源市弥陀寺座落在辽源市龙首山北侧,是辽源市一座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1932年。该庙由开山祖师王芝兰(法名:释昌般)等人各方募化得资而建。1937年至1942年,又陆续修建了大雄宝殿、斋堂和僧众宿舍。 

  正殿建筑正脊东西两端大吻,脊部中间为桃形建筑构件,卷檐四角为龙首形,龙首底部均挂有铜钟,顶上有走兽。西厢房是禅堂、起居室、厨房,东厢房设经堂、功德堂、浴室。正殿东西各有两间简易佛堂,东佛堂供奉药师佛,西佛堂供奉阿弥陀佛。大殿正中供奉八尊高1.5米铜佛像,正坐释迦牟尼佛像,配祀200余尊小法身。寺内曾收藏佛经7000余册,香火最旺时有尼僧40余人。 

  “文革”期间,该寺被砸毁,僧人被赶走。1979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弥陀寺归还佛教,1986年至1987年又扩建了大雄宝殿。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新建了一座150余平方米的天王殿及126平方米的斋堂。目前,弥陀寺占地面积4566平方米,建筑面积845平方米。寺内设有释迦牟尼、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以及文殊、普贤、日光、观音、大势至、地藏菩萨等佛像。 

  该庙是我省重点寺庙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敦化正觉寺 

  敦化正觉寺为佛教尼众道场,始建于清末。原座落于敖东古城(敦化市区)内。现建筑为一九九二年恢复重建。 

  新建正觉寺位于敦化市区南四公里六顶山,一面傍水,湖光山影,风光秀丽,景色旖旎。与之隔湖相望的还有唐海渤国古墓群。 

  正觉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群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分殿堂、佛诞用地、生活和塔林区。殿堂区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等雄伟建筑,还有钟鼓楼、五百罗汉洞、九龙壁、牌楼、影壁墙和配殿等。 

  正觉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佛教寺院。整个建筑汇国内能工巧匠、采各地名贵材料、集古典建筑艺术、融当代先进科  学于一体,是一座别具风格的殿宇群体,是东北佛教寺庙景观之一。 

  正觉寺1994年910日举行大雄宝殿开光典礼,从此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 

  敦化正觉寺金鼎大佛坐落于正觉寺后山顶峰,坐北朝南,像体总高48米,铜铸,是世界第一高释迦牟尼坐佛。大佛基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共7层,经山顶为正负零,向上3层,向下4层,分万佛殿、功德堂、罗汉堂等功能区。金鼎大佛于20093月获国家宗教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建设工期两年零八个月2009年520日,金鼎大佛举行奠基仪式,并于6月17日开工建设。20119月23,敦化金鼎大佛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在敦化寺正觉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8位高僧大德主礼佛像开光仪式。 

  5、松原扶余县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蔡家沟镇铁道西,建于1925年,1927年竣工,开山尼僧妙严,号圆明。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遭到破坏,尼僧散去。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拨款修缮,今有佛堂一座,建筑面积135平方米,东西厢房各五间,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6、四平市净业莲寺 

  净业莲寺始建于1940年,寺址在四平市铁东区八马路。开山建寺者是昌性、昌慧、昌如三名僧尼。“文革”期间寺院遭到破坏,佛像被砸,寺院被工厂和居民占用。直到1981年落实宗教政策后,重新修复部分殿堂。现占地面积4744平方米,建筑面积621平方米。 

  7、通化梅河口市龙泉寺 

  始建于清光绪5年(公元1872年),原寺有庙宇54间,占地7000平方米,“文革”期间被毁坏。1992年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梅河口决定易地重建。新建龙泉寺位于梅河口市湾龙乡莲河村五奎山上,新建庙分三层大殿,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有殿宇52间。第一层为天王殿,正殿3楹,四周回廊,单层单檐。正位前面是弥勒菩萨坐像,背面是韦驮菩萨站像,四面为四大天王像。第二层为观音殿,正殿五楹,四周回廊,单层单檐,属歇山式建筑,大殿正位是观世音菩萨坐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像,最高处为大殿宝殿,正殿七楹,四周回廊,单层重檐,七彩斗拱。殿上琉璃金瓦,红墙朱柱,仿古宫殿花格门窗,大殿正中有一释迦牟尼坐像,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坐像,前有阿难、迦叶二尊者站像。 

  8、白城洮北区华严寺 

  华严寺始建于民国初,位于市区民生路三胡同。1945年,有佛教徒12万余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均举行庙会,香火不断。50年代,因破除迷信,僧侣还俗,寺庙改作他用。 

  进入90年代,为满足信教群众过正常宗教生活的需要,白城市政府决定无偿划拨16700平方米土地,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移地重建华严寺。 

  重建后的华严寺,座落在图乌公路白城南支线13号,占地面积1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按南北轴线为主体,左右对称配套,宫殿式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藏经阁、斋堂、寮房、流通处。山门上方,悬挂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华严寺额匾,大雄宝殿采用双层歇山建筑。殿顶重檐斗拱,大殿四角悬挂风铃,黄瓦灰墙,宫庭彩绘。殿中供奉释伽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塑像高6米,大佛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建筑面积700平方,可容四千余人参加佛事活动,东西配殿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各供奉大佛一尊。寺内西北角建有二层小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一楼为斋堂,二楼为经堂,可容纳300人诵经。经房有《频伽大藏经》、《楞严经》等500余册,并配有现代化电脑设备,可直接上网。寺院东侧还建有竂房和法物流通处。 

  9、白山市青山寺 

  青山寺位于白山市八道江区青山湖,地处本省东南部著名的长白山,是长白山区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清朝(1902年),当时是由采参伐木人集资建造的佛教寺院,因该寺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故取名“青山寺”。 

  该庙建成后,一位河南籍的慧恩和尚进驻青山寺,当时寺内只有正殿三间,寮房一间,正殿供奉释伽牟尼佛、药师佛、弥勒佛等五尊泥塑佛像,庙会香火和佛教信徒的捐赠只可供和尚半年生活费用,十分艰难。数十年青山寺香火未断,前来拜佛络绎不绝,“文革”期间青山寺被毁。 

  1990年政府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为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同意修复青山寺。由信教群众集资65万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93年建成。开光时,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为青山寺“大雄宝殿”题字并来电祝贺,使青山寺再展雄姿。 

  建成后的青山寺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地藏殿、伽蓝殿、祠堂、念佛堂、钟鼓楼,东西寮房,藏经阁、龙藏、大正藏等法宝。寺内供有66尊佛像,栩栩如生,还有高大的露天观音石雕像和铁铸宝鼎矗立院中,为青山寺增添了光彩。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