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吉林基督教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教规教义
礼仪节日
活动场所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林宗教 > 吉林基督教 > 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

 

   龙井市工农基督教堂

  龙井是基督教传入延边最早的地区。龙井基督教堂始建于1906 年,1998 年教堂迁建到龙井市工农村,新教堂面积2892 平方米,信徒1000 名左右。龙井基督教堂走过的百年,既是基督教在龙井乃至延边发展的历史,也是龙井基督教界爱国爱教的革命历史。 

  早在1910 年,龙井基督教的领导人以龙井、明东等地为中心,积极开展反日宣传活动,提出“以宗教团结全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吸引了大批反日志士和进步的知识分子。1919 年3 月13 日,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基督教南牧师等反日志士的领导下,3 万余名延边民众汇聚龙井,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反日大集会,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日大示威。示威遭到延吉地方驻军和日本便衣警察的残酷武装镇压,共有19 人牺牲、48 人负伤、94 人被捕。3 月17 日,约3000 余名民众在合成利公墓(基督教公墓)安葬了13 名殉难义士(现有13 义士陵墓)。龙井“3.13”反日运动是东北地区发生时间最早、运动规模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爱国主义事迹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日运动,开创了延边民众抗日武装斗争新纪元。 

  1920 年,日本帝国主义动员大量的侵略军,镇压反日斗争。同年10 月30日,日本军警突然包围东盛涌镇獐岩洞,以龙井基督教獐岩洞教会和教会学校参加抗日活动为理由,放火烧毁教堂和学校以及数十栋民宅,当日日军残暴杀害基督教信徒等36 人。龙井基督教会在延边地区发展民族教育,先后建立了明信高等女子学校、明信女子学校、恩真中学,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反日斗士、教育家、抗日武装部队指挥官等仁人志士。后来,龙井恩真中学成为反日抗日运动领导人的避身处、情报联络处、斗争指挥部。1916 年5 月,龙井基督教会建立了基督教济昌医院。抗日战争时期,龙井基督教会的济昌医院治疗了大量的反日信徒和伤员。 

  1948 年4 月,东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颁布后,龙井基督教堂信教群众积极参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抗美援朝时期,龙井基督徒积极响应全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捐献活动。 

  1958 年9 月,延边召开了基督教代表会议,成立延边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并制定了爱国公约。从此,包括龙井基督徒在内的延边各族基督徒走上了三自爱国的道路,翻开了龙井基督教乃至延边基督教的新的历史篇章。

 

  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

  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始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已经有127年的历史,是长春市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大的基督教教堂,也是吉林省和长春市基督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所在地。

  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的爱国事迹主要反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徐棠清牧师的系列爱国爱教活动。徐棠清牧师是西五马路基督教堂第十五位中国传道人,曾任吉林省基督教“两会”两届主席、会长。由于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他死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安放在“长春烈士公墓”。  

  抗日战争时期,徐棠清牧师曾在哈尔滨基督教松江区任会长。他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为了配合中共地下党开展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活动,利用特殊身份为党工作。他为了给中共地下党供应充足的粮食,把患病的小女儿撇在家里,最后自己的小女儿竟饿死在家中。  

  1949年初,徐棠清牧师到长春市西五马路教堂任职,把教会作为中共地下党开展活动和印刷厂所在地。在解放长春的战役中,徐棠清牧师还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往返解放区递交许多重要的文件和运送电台等电讯器材,为我党解放长春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徐棠清牧师在长春率先成立了基督教抗美援朝革新委员会(中国最早成立的三自爱国组织之一,后改名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2年,市革新委员会又成立了一个爱国工作部,由苏赛光(女)和朱华林等爱国信徒负责开展工作,组织广大基督徒召开爱国奉献大会,为抗美援朝积极捐款捐物。徐棠清牧师鼓励年轻的基督徒说:“为了正义,基督徒要参军、参干”。当时,约有280名基督徒报名参加志愿军,基督教护士学校100名学员,有50多人参军作护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徐棠清牧师为核心的长春市基督教会,汇聚了苏赛光、朱华林、韩树棠等一大批爱国爱教基督教教牧人员,他们尽其所能支持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展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风采。同时,在教会的改革上,也及时、彻底地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联系,率先开展三自爱国运动,把基督教带上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吉林省宗教网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宗教事务局
主办地址:长春市新发路329号 邮编:130051